· 摘 要 ·
引 言
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大,環境影響突出,利用前景廣闊,是資源綜合利用的核心領域。推進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對提升資源利用價值,改善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資源綜合利用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總體布局,推動資源綜合利用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但是從實際情況看,未來我國工業固廢仍面臨著諸多問題,基于此,本文以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作為研究方向,對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實現資源利用價值提升。
01
工業廢棄物的現狀
當前我國經濟快速增長,與此同時,人們在生活質量方面也在提升,但是卻疏忽了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在科學及經濟發展當中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根據相關研究發現,填埋或是焚燒是處理固體廢棄物的常用方法,這種方式會對環境造成大面積的污染。我國踐行科學綠色發展觀,因此需要對工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方式進行創新和改進。進一步提升焚燒處理技術。使其能夠具備更高的處理效率和質量。
由于我國對于環境問題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同時對于環境保護條例也沒有健全,致使在部分地方,由于環境污染已經造成各種社會不良現象出現,例如酸雨、霧霾等天氣。此類現象的出現,不僅會影響人們的日常生產,同時也會對生活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對于動植物,人體健康也存在安全威脅。目前我國在對固體廢棄物的技術及設備方面還較為落后。當前我國已經對環境引起重視,同時也投放了大量的物力、財力、人力,對相關政策法規也在完善當中。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在2016年,我國在危險固體廢棄物已經達到了4850萬t,2020年我國固廢到7620萬t。從數據統計可以看出,當前固體廢棄物的處理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嚴峻的難題,工業廢棄物在體形態廢物的范疇當中,危險廢棄物的存在形式不僅是固態,同時也有液態,例如溶劑農藥、廢物礦物油等,還包含罐裝有害氣體,比如氯氣等等。在危險固體廢物當中存在許多有害的物質,對生態環境以及人類健康都有著不良影響,不利于我國可持續發展。
02
我國工業固廢處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綜合利用水平低,工業固廢處置難度較大
目前,工業固廢的處理技術薄弱,多數還停留在對國外技術的吸收引進階段,高端的自主知識產權技術較少,工業固廢的處理裝備雖然具備一定的生產能力,但是運行效能低。工業固廢的形成量持續增長,而綜合利用產業規模偏小,產業鏈延伸不足,技術研發推廣應用能力不強,造成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效率不高。
2.2 對工業固廢處理的監管力度不大
目前,國家制定了排污許可證制度及排污收費標準,但是在污染型生產企業中,關于工業固廢的生產和排放并沒有進行細化的監管,工業固廢的運輸和處理過程也不太認真,環保部門對企業固廢的產生、轉移及最終處置結果等環節的監管力度不夠,造成部分產廢企業將固廢堆積在廠區或隨意傾倒丟棄。
03
我國工業固廢處理問題的解決措施
3.1 理清思路,提升工業固廢處理能力
要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結合本地區固廢資源屬性特點、產業基礎、區位條件等情況,按照龍頭帶動、整體提升,產業優勢、科技創新,綠色發展、轉型升級的思路,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以煤系工業固廢就近利用、分類利用、高附加值利用的綜合利用重點項目和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園區為載體,大力發展利廢、環保、低碳型煤系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產業,重點研發煤粉煤灰、脫硫石膏等煤系固廢的產業化、大宗化、高附加值利用,推進相關產業向品牌化、標準化、規模化方向發展;以煤系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技術領先的專業龍頭企業為引領,培育帶動和扶持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規模化的企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促進企業提升技術裝備水平,由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由資源驅動向市場信息驅動轉變,由低檔應用向中、高檔產品轉變,按照“兩化融合”的標準,高起點規劃建設綜合利用園區和項目,大力實施流程型智能制造,打造從產業鏈全過程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體系,著力形成產業由低端向高端轉變,由大向強轉變、由傳統工業向智能制造轉變,形成質量優良、配套齊全、市場反應迅捷的新型綠色環保建材產業體系,將煤系固廢劣勢轉化為資源優勢,建成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煤電固廢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示范基地。
3.2 注重健全監管體系的建立
在進行工業固廢產生、運輸以及處置全過程信息化監管體系構建時,應當嚴格遵循減量化、資源化以及無害化的處理原則,不僅要對監管能力進行提升,還應當實現監管手段的創新。為了滿足全過程監管要求,應當將視頻監控設備安裝在產生大量固體廢棄物企業的產污節點、貯存場所以及固廢出入口等位置,同時建立相應的信息平臺實時監控工業固廢處理處置,以此來促進工業固廢處理處置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可以通過企業網站對相關處置信息進行公開。除此之外,政府層面應當為環境保護領域互聯網+創新模式提供推動作用,接受社會各方面的監督,以此來提升工業固廢處理處置全過程的規范性,還可以出臺相應的工業固廢減量化優惠及扶持政策,為綠色生產以及綠色消費提供引導。
3.3 提高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打造科技創新平臺,協調技術研發,產品推廣,課題研究、產品檢測、信息共享等多項綜合功能。技術研發及產品推廣要加大科技投入,積極引進人才,創新合作方式,重點研發一批對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大、效益好、附加值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要鼓勵科技機構、高等院校、企業開展聯合開發、技術交流、成果轉讓等多種形式的合作,支持企業開展核心技術引進并轉化,優化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品技術和設備延伸拓展,加快科技成果實際應用。
3.4 加強行業監管,規范市場行為
一是對相應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整治,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備案登記工業固廢生產、運輸及處置相關企業;二是對固廢處置單位依法進行行政審批和環保稅征收,設立嚴格的市場準入機制,保障固廢按照“三化”原則處理;三是支持固廢監管流程電子化辦公,將監管延伸到企業終端,通過專用物聯網設備,實現固廢視頻監控、產廢數據、設備狀態、轉移處理實現實時記錄上傳,做到全過程可溯源。利用大數據建模,掌握和規劃地區固廢產業布局和利用處置能力,量化分析固廢行業供需情況,提高地區固廢綜合利用產業綠色發展水平。五是強化監督,加大追責力度,形成震懾和違法風險,加大違法成本,讓企業自覺承擔責任義務,減輕社會治理工作壓力。
04
結束語